我國市場面臨的問題
2014-12-01 10:23:08 點擊數:
TAGS: 市場
隨著需求的上升,我國橡膠醫用手套及檢查手套行業存在的問題逐漸浮出水面。在暴露問題的同時,中國橡膠工業協會乳膠分會提出了醫用手套和檢查手套新的發展方向,認為醫用手套和檢查手套應調整發展方向,加大新產品開發力度,以滿足不同層次、不同群體的需求。據介紹,在醫用手套及檢查手套旺銷過程中也暴露出了該行業中存在的四大問題。
第一,存在生產過于分散問題,不利于集中供貨;
第二,手型不統一,醫護人員一旦熟悉某一品牌的手套后,對其他牌號的手套往往不習慣,產生排斥性;
第三,國內供貨產品單一,仍以有粉手套為主,使用前需消毒,而無粉、滅菌、滑爽型醫用手套和檢查手套不能滿足需求;此外,由于企業質量管理的差異,導致產品質量差別,訂貨量極不均勻,規模企業、質量管理較好的企業訂貨量超過產能,而其他企業卻不飽滿。
對此,建議今后醫用手套和檢查手套行業應該集中技術和生產優勢,在全國創建數家集團。既能合理利用資源,又能降低成本,便于創建有影響力的品牌。企業要爭取新建生產線和舊線改造向氯化處理和涂層材料方向發展,并對手套進行消毒處理,達到無粉、滅菌、滑爽要求;
應積極獲取CCLP、ISO、CE及510(K)等認證,保證產品質量。在技術創新方面,醫用手套和檢查手套行業還應該大力開發新產品,如滅菌無粉涂層手套、氯丁膠乳手套、氯處理無粉手套、蘆薈膠乳手套、維生素膠乳手套、殺菌手套和發光手套等。 從出口銷售來看,我國手套市場面臨更為嚴峻的考驗。
從2009年1月開始,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 (FDA)對醫用橡膠手套執行更為嚴格的規定,要求醫 學檢查用和外科手術用乳膠手套的缺陷率更低,以保護醫務人員免受諸如艾滋病毒、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在美國市場上銷售的檢查用手套,可接受的質量水平(AQL)必須達到2.5(即每100副手套,允許有缺陷的手套為2.5副),而此前的QL為4.0;外科手術用手套此前的AQL為2.5,新 規定則更加嚴格,AQL僅為1.5。 另外,如何去除天然膠乳中含有的蛋白質也是面臨的重要問題。天然膠乳制品使用者中存在天然膠乳蛋白質過敏癥的現象已經引起醫學界和膠乳制品生產商的極大關注。對于天然膠乳蛋白質過敏癥的總體患病率,芬蘭曾作過一次大范圍的隨機樣本分析,結果顯示總體患病率在0.04%和0.12%之間。
這個數值可能增加到10%,特別是在所謂的高風險人群,例如醫療保健工作者和遺傳性過敏癥的個別人群中。 此外,手套中添加的某些促進劑所產生的亞硝胺是另一大挑戰。N-亞硝胺是具有-N-N=O官能團物質的總稱,大量的動物試驗表明,它們在人體內可能會將DNA烷基化,最終誘發癌癥,其致癌性已經被公認。而且亞硝胺不僅通過呼吸道、消化道等進入人體,也可以通過皮膚的吸收進入體內誘發癌癥。添加有某些促進劑的橡膠制品在硫化過程中會產生各種類型的亞硝胺,這些亞硝胺類物質或以硫化煙氣的形式排出,或以固體形式殘留在橡膠制品中。在特定的使用環境下,橡膠制品中的N-亞硝胺被釋放出,從而有可能對人體造成危害